为推进教育部课题《区域性高中学科教学与学业质量监测互动研究》的深入研究,加强高中学业质量监测结果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提升实验校应用学业质量监测结果改进教学的能力,我院于2022年10月9日到12日在实验基地校宁德五中、宁德市高级中学、福安市高级中学举办了三场课题研讨活动。
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领导、相关处室负责人、各基地校项目负责人、相关学科教研员,及实验校高二备课组长参加了研讨活动。
启动仪式上,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陈坤其副院长对教育部课题《区域性高中学科教学与学业质量监测互动研究》的研究背景、意义与研究方案做了介绍,并就课题研究研讨活动提出三点指导意见:一要明确目标任务;二要讲究方式方法;三要注重实际效果。
学院教育规划办陈善松主任以《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进行课堂观察》为题开设讲座,让与会教师明确了基于学科质量检测的课堂观察的基本流程、操作要领与注意事项。
启动仪式后,分科开展研讨。学院教研员向本学科参会教师作了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质检质量分析报告,组织教师商定了学科研究活动计划与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监测指标。研讨活动期间,各科教研员针对学生基于质量检测表现出来的薄弱的核心素养确定课堂观察点,解读观察量表,分组安排观察任务。三所学校的九位教师开设观摩课,与会教师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教学评议。
数学教研员连胜发老师解读了课题研究方案,对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观察方法作了分析,同时对观察点作了深度分析;化学教研员陈惠明老师强调了本次的观察目的,并提出内容只有聚焦在定性的层面上,在数据的统计方面才能进一步完善;政治教研员张莹莹老师对半期考质量检测指标进行探讨,明确教学指向与备考方向。

语文教研员林元荫老师在老师们观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评议总结,指出通过课堂观察确实能引导教师反思、追根、寻法,从而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为今后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此导向课堂教学;地理教研员缪尧平老师结合观摩课的实践案例,给大家阐述了核心素养的笔试体现方式,以及如何在教学中细化核心素养,落实核心素养;物理教研员蔡晓锋老师总结了观摩课的特点,也针对课题研究提出了各基地校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
英语教研员陈莉莉老师以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观察量表为载体,为老师们的教学反思提供标准;历史教研员姚荔琳老师结合基于课堂观察的数据统计分析,给教师们指明了教学方向,提高了教学改进的针对性。生物教研员段紫星老师总结了观摩课的特点,也针对课题研究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目标。
三所承办校的校长、相关学科教师参与了研讨活动,感受到此项研究对教师今后教学教研的引领作用。
本次活动安排科学,内容充实,与会教师认真研讨,收到较好的效果。通过研讨,各实验校教师进一步明确了运用期末质检数据诊断教学的功能及如何基于质检数据开展教学诊断,初步验证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观察方法,纷纷表示将通过该课题研究来提高改进教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