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抽考情况分析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中达标学校抽考的成绩统计已经公布,从各校反馈的信息和统计数据看,今年的试卷命制比去年的抽考的试卷要好。一是试题基本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对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和诊断功能;二是及格率有所提高,优秀率把握适当,有利于激励学生,提高学习信心;三是试卷命制遵循课标要求,既立足基础,又能关注能力。试卷总体适合我市达标学校,各科试卷得到学校教师的肯定。但是试卷命制还存在不足,有的学科的及格率太低,有的学科优秀率太低,个别题目要求过高,超出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命题要求有差距。现将抽考情况作以下简单的分析:
2010年第一学期宁德市高中抽考全市统计情况如下表:
学科
|
与考人数
|
平均分
|
及格率
|
优秀率
|
|
语文
|
13560
|
69.08
|
89.36
|
8.37
|
|
|
数学
|
12941
|
62.40
|
61.53
|
20.28
|
|
|
英语
|
13557
|
64.27
|
66.42
|
17.78
|
|
|
政治
|
13558
|
72.89
|
83.77
|
34.72
|
|
|
历史
|
13006
|
73.58
|
88.19
|
34.42
|
|
|
地理
|
13565
|
68.85
|
74.29
|
29.34
|
|
|
物理
|
13548
|
60.40
|
55.54
|
14.44
|
|
|
化学
|
13546
|
61.59
|
56.19
|
19.58
|
|
|
一、总体情况
抽考及格率比较高的学科是:语文、历史、政治、地理,分别是:89.36,88.19,83.77,74.29;优秀率比较高的是:政治、历史、地理,分别是:34.72,34.42和29.34;平均分比较高的是:政治和历史,分别是72.89和73.58。
抽考及格率最低的学科是:物理、化学,分别是:55.54和56.19,优秀率较低的是:语文、物理、英语,分别是:8.37,14.4和17.78,平均分较低的物理、化学、数学,分别是:60.40,61.59和62.40;
从统计情况看,我市高一学生文科政、史、地的学习情况明显优于理科数理化。尤其是理化学科,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各类学校均分情况:
语文学科一、二级达标校的均分为70分,三级达标校为65分,
数学学科一、二级达标校的均分为66分,三级达标校为55分,
英语学科一、二级达标校的均分为67分,三级达标校为57分,
物理学科一、二级达标校的均分为62分,三级达标校为57分,
化学学科一、二级达标校的均分为65分,三级达标校为54分,
政治学科一、二级达标校的均分为74分,三级达标校为70分,
历史学科一、二级达标校的均分为76分,三级达标校为67分,
地理学科一、二级达标校的均分为70分,三级达标校为66分;
语文均分最高的是古田一中75.31,优秀率为25.89;
数学均分最高的是福安一中77.3,优秀率为46.90,宁德一中的优秀率为48.22;
英语均分最高的是福鼎一中78.77,优秀率为52.53;
物理均分最高的是宁德一中75.3,优秀率为40.77 ;
化学均分最高的是福安一中78.6,优秀率为53.23;
政治均分最高的是福鼎一中84.4,优秀率为79.01;
历史均分最高的是福鼎一中85.6,优秀率为84.59;
地理均分最高的是福鼎一中81.30,优秀率为61.79;
从考试情况看,一级达标校教学情况比较扎实,学生考试情况良好,各科的均分都在70分以上,稳居全市达标中学前列。福鼎一中在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四个学科的均分均在第一,且优秀率居第一;福安一中在数学、化学学科的均分居第一,且化学优秀率第一;宁德一中的物理学科均分和优秀率居全市第一,且数学科的优秀率居全市第一;古田一中的语文学科优秀率和均分均居全市第一。
二级达标学校的情况差别较大,特别是在农村的二级达标学校如福鼎四中、福安三中,由于生源等方面的原因,在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五个学科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而福安二中的成绩还是相当不错,其中地理学科的均分还超过一、二级达标校的平均水平,居全市二级达标学校前三,物理科的均分居全市二级达标学校前四,历史学科并列全市二级达标学校前五,数学学科居全市二级达标学校前五,大多数学科均在二级达标学校的中上水平,超过部分山区县的一中。在二级达标学校的阵营里,霞浦一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化学、地理、英语、数学等学科的均分居全市二级达标学校首位,优秀率居全市二级达标学校第一的有数学、地理和化学;山区县的寿宁一中,抽考成绩也不错,政治、物理学科的平均分和优秀率居全市二级达标学校首位,英语科的优秀率居全市二级达标学校首位、平均分居全市二级达标学校的第二位,数学科的平均分居全市二级达标学校首位,平均分居第二位,地理的平均分和优秀率居全市二级达标学校的第二位。
三级达标校中,宁德市高级中学采用一、二级达标校的试卷,总体成绩还不错,相当部分科目的平均分和优秀率都在二级达标学校的中游。大部分三级达标校都在农村,师资和生源相对较薄弱,但在三级达标校中,古田临江中学比较突出,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物理、化学六个学科的平均分和优秀率都居三级达标校的第一;福鼎六中地理学科的平均分和优秀率居三级达标校的第一;古田三中政治科的平均分和优秀率居三级达标校的第一。作为在县城的三级达标校,霞浦七中的抽考成绩无论是平均分、及格率还是优秀率都不够理想。
三、各学科分数分布情况
语文:一、二级达标校的成绩分布:

从分布图看,学生基本集中在70分到79分之间,80分以上人数大约1000人,90分以上人数很少;60分以下人数只有600人左右,区分度不是非常明显。
数学:一、二级达标校的成绩分布:
学生大部分在60到89之间;图像分布偏正态分布,命题情况和考试情况比较吻合,区分度较好。
英语:一、二级达标校的成绩分布:

学生大部分在60到89之间;图像分布偏正态分布,命题情况和考试情况比较吻合,区分度较好。
政治:一、二级达标校的成绩分布
学生大部分在70到89之间;命题情况和考试情况比较吻合,优秀率偏高一些。
历史:一、二级达标校的成绩分布
学生大部分在70到89之间;,命题情况和考试情况比较吻合。优秀率偏高一些。
地理:一、二级达标校的成绩分布
学生大部分在70到89之间;图像分布偏正态分布,命题情况和考试情况比较吻合,且有较好的区分度。
物理:一、二级达标校的成绩分布

学生大部分在60到79之间;图像分布呈正态分布,40到59之间大约有3000多人,命题情况和考试情况大抵吻合,送分题偏少,但有较好的区分度。
化学:一、二级达标校的成绩分布

学生大部分在60到79之间;图像分布呈正态分布,40到59之间大约有3000多人,80到100有2300人,命题情况和考试情况大抵吻合,区分度较好。
四、考试情况分析
抽考试卷总体难度把握在0.6到0.8之间,其中数学、英语、物理、地理、化学、政治的区分度还是比较明显。根据各个学科的质量分析意见,归纳起来这次抽考发现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相当部分学生还不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如对理科的一些概念、规律,只会死记硬背,不懂得理解和应用;而对文科的史实学生不会识记,还停留在初中是开卷考、不要求记忆的水平上;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普遍薄弱。表现在答题中,文字较多的题目学生普遍害怕;对问题的分析缺乏思考,就想一步到位写出答案,稍稍有一点转弯,就出现错误;对实验探究找不到感觉,平时缺乏对实验问题的思考。
3. 学生学习的基本素质有待于提高。学生缺乏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不会自觉梳理知识;计算能力偏弱,文字表达能力欠缺,答题马虎、书写潦草等问题依然突出。
五、今后教学建议
1.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各校要高度重视高一新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是普及教育,由于学校之间差别较大,学习要求不同,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虽然经过中考选拔,但高分学生不一定就是高素质的生源,所谓的“听话的学生”、死记硬背的学生一般中考都会取得较好成绩。这些学生到高中之后,如果没有加强学法指导,就难以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他们不懂得要怎样做好课堂笔记、怎样整理笔记、怎样梳理学习内容,怎样总结学习成果,还是按照初中时老师包办的方法去学习。特别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取消晚自修以后,学生的学习辅导环节没有办法落实,学生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怎样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开展合作学习,怎样加强课前预习、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怎样及时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是新形势下指导学生的重中之重。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新课程之后,许多学科普遍放映课时不足,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习题讲解无法跟进,学生疑难不能及时反馈和及时解决等问题比较突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就在提高课堂效率。第一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了解学生新课学习遇到的困难;第二要重视备课的质量,紧扣学习目标,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设计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安排好师生互动;第三课堂教学时紧扣重点精讲、关键地方精问、重点问题精炼、突出问题精析,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的有效指导融为一体。要加大力度实行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第四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合理安排学生阅读教材和其它教辅,力争把学生的疑难问题解决在课堂上,改变过去教学中把问题留在课后解决的教学策略。
3.高度重视学生的阅读理解。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低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什么?教师强调不够。如果仔细调查一下学生,看看是不是很少有学生每天都有认真阅读教材?我们提倡课前预习,目的就是要求学生看书阅读,但是学生总是被没完没了的习题所困扰,基本没空看书。文科需要阅读,理科同样要阅读。现实中学生使用教辅仅仅是解题,解教辅中的习题,而没有认真阅读教辅中的其它学习提示、重难点的概括与指导。怎样指导学生阅读是突破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
4.完善实验设施,扎实上好实验课。近年来实验教学成为我市理科教学的软肋,无论是中考、高考,还是平常的抽考,实验题一直是弱项,得分率始终不高,每次质量分析总是谈到加强实验,但是始终不见好转。原因在哪里,要认真找一找。据调查,绝大多数学校,理化生实验仪器不能满足要求,尤其是实施新课程以后,许多学校没有根据课标要求,添置新器材,造成一些实验无法进行;另一方面是学科教师实验教学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以为凭粉笔和嘴巴就可以上课了,不仅没有利用现有的仪器上好实验课,就连学生实验也不去开设。这种教学严重违反教学常规,一定要尽快转变。建议学校在重视试验设备添置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扎实开设实验课。
5.正确处理理解与记忆的关系。一讲到记忆,有人可能会持反对的观点,知识的掌握要靠理解,不能死记硬背。的确学习不能只考死记硬背,但是必要的记忆是必须的,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记忆。特别是英语、语文的名篇名句,没有背诵是不行的,历史、地理的许多知识也是靠记忆的。初中的思品和历史开卷考,要求记忆的内容少了,但不是不要求记忆。就是数理化,也需要记忆公式和一些重要的内容。怎样教育学生理解知识,有效记忆,是教学过程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