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 目 导 航
教研文件
教研信息
学科动态
聚焦课堂
资源共享
质量监测
相 关 文 章
宁德市开展2023届高中毕业班教师
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开展2022年初
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开展线上评课
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关于2020年宁
关于举办宁德市民族中学、柘荣一
2017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的说明
2017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关于举办2017年宁德市生物学科命
关于举办2016年宁德市政治学科命
福建省新课程课件、录像课和现场
关于组织参加2016年福建省高中毕
关于宁德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一

“学教做互动”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环节
作者:佚名     来自:本站整理     录入时间:2011-11-28     点击数:3689

“学教做互动”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环节

 

设计思路: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教互动,做中反馈

教学环节:预学-展示-精讲-训练-应用

 

一、预学环节

设计目的: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教学内容,同时完成学案中所提供的尝试练习,或课前进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习的自学能力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效果。

教学流程: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完成预学,并提出预学质疑

②自主完成导学案或自习笔记

或③开展一些符合课标要求的综合实践活动,如: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等

注意事项:①教师要熟悉课标与教学内容,并根据学情细化学生预学目标,设计课时导学案或预学提纲。

②学习目标的设置,导学案的设计要符合最近发展区,体现层次性

预学环节的时间和活动方式,可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安排和制定,既可安排在课前也可在课内,但一定要可检查,可监督

④在预学环节,老师主要起指导、监督作用,学生在自学产生的问题留给学生交流解决,老师不轻易解答某个同学的问题

⑤在实验初期利用一周时间对学生的预学习惯和方法进行培训和引导

二、展示环节

设计目的:让学生展示、交流预习板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这样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学习和交流,体验到收获的喜悦,体会学习的乐趣,并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教学流程:1)小组交

①学习小组交流、评价导学案结果或学习心得

②交流解决导学案中出现的问题或预学中困惑和收获

③收集小组内部不能解决的问题或本小组独到的见解

2)全班展示

①各小组在黑板上展示不能解决的问题或独到见解

②全班讨论解决上述问题

或③展示各小组在课前综合实践活动中成果

注意事项:①学习小组的组成根据学校和班级情况灵活组合,建议采用一优二中一差的方式。

②小组内部交流由组长组织,充分发挥组员的作用,尽量将问题在小组内部解决

③小组提出的在全班展示的问题一般属于小组交流后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提的问题尽量让其他学生上黑板解答,如果有不同方法和见解应尽量给予展示。

④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加强巡视,及时纪录学生预学、交流中产生的问题

⑤在全班展示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尽量不直接解答。引导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见解,多给学生以积极的评价和肯定

三、精讲环节

设计目的:学生在预学、展示中获得的知识有些是模糊的,甚至是片面的,有必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加以确定和提升。在本环节中,教师根据预学、展示中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适时引导、适当点拨、及时总结,重点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暴露的问题或“做”中的错误,促进学生完善或全面掌握本课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教学流程:① 教师对展示中学生的讲评和讨论进行总结,起到释疑解惑的作用

②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剖析,对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进行重点分析

③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并对学习方法和学科技能进行指导

注意事项:①教师精讲的时间尽量控制在15分钟以内,

②教师精讲要把握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三不讲:学生自己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

③精讲的问题设计要体现层次性,要重视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训练环节

设计目的:当堂训练是新教学模式一项重要环节,它能促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并暴露学生对新知识应用上的不足,以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及时矫正学习中的不足

教学流程:书面检测:进行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达标训练或检测

口头检测: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点评:教师对训练或检测结果进行点评

讨论:学生对训练或检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

注意事项:训练或检测的题目类型与预学时的题目相似,难度相当,问题不宜太多。问题设计要兼顾两头,做到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②要让部分学生进行板演,板演的学生以中等和中下为主,以便更好地暴露问题

达标训练或检测由小组长负责批改,出现问题较多的题目尽量让学优生进行讲评,教师适时总结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④要结合训练或检测题规范解题格式,理清解题方法

五、应用环节

设计目的本环节是课堂的延伸、拓展、提升与跟踪,让学生在参与知识的拓展应有或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研讨问题,拓展提升,动手实践,达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学流程:1知识性应用:完成指定任务(如完成探究性、综合性练习)

2拓展性应用: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模拟生活情景)

通过知识学习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用所学知识完成综合实践活动与科学实验活动(如做家庭小实验、做社会调查、进行小课题研究)

注意事项:

①本环节可安排在课的末尾,如课末适当安排一道探究题,也可安排在课后,如应用性综合实践活动等

研讨的问题不宜太难,既要有基础知识的直接运用,也要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③要指导开展拓展学习与成果的交流分享、评价。




友情链接:     福州第一中学     宁德第一中学     宁德市教育局     蕉城区教育局     百度    谷歌
 
Copyright © 2009-2012 www.ndjxx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