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教研通讯
2010年第4期
(总第七期)
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 2010年3月12日
★教研平台
工作动态
●宁德市一、二级达标校教务处主任会议在学院召开
●基地校校长座谈会暨基地校授牌
●宁德市初中英语教学“同课异构”研讨活动简讯
教研成果
★考试在线
●2011年初中毕业班复习研讨会纪实
●深入学校研究教学 加强课堂教学指导
★活动花絮
●我市举办“中国服务志愿者”2010年暑期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班
师生技能大比拼,各显神通展风采
●搭展示平台 领学科风骚
——记2010年全国初、高中政治优质课评选活动
●初高中物理竞赛宁德市情况通报
★成长足迹
新人新语
●我学习,我成长,我快乐
★教研平台
工作动态
宁德市一、二级达标校教务处主任会议在学院召开
为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宁德市教育教学质量。2010年9月13日,我院召开了宁德市一、二级达标校教务处主任会议。来自全市13所一、二级达标校的教务处主任(副主任)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上,张小芳院长开场就说,一、二级达标校是全市“龙头学校”,起着领衔作用,所以这次会议十分重要,必须作为今年开学第一场会来开。希望今后大家互相配合,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接着简单介绍了今年教育的大方向,即教育部拟构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体系,改革基础教育目标评价制度。指出今年我院服务基础教育建设抓两项工作一是认真做好期末质量检测;二是有效完成质量监控。
随后,教研处朱闽平主任通报了教研处本学年教研工作计划并概要介绍了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的总体情况;学院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8个学科组组长分别通报了本学科的分析反馈情况并提出具体建议。
最后,主任们畅所欲言,共同研讨2011年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及高中期末质量检测等事宜;研讨全市开展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与教学技能竞赛、展示等教研活动事宜。
会后,主任们表示今后要经常沟通,加强联系,共同做好宁德市的教育教学工作。
基地校校长座谈会暨基地校授牌
为实现教研培训重心下移,体现我院“为基层学校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服务”的办学宗旨。学院决定成立新一轮研训基地校,由教研室朱闽平主任主抓这项工作。在准备了近半年时间,并经过多次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后,拟定了基地校建设方案并确定六所学校为我院研训基地校。2010年10月11日,召开了基地校校长与学院相关科室领导及各学科教研组组长座谈会暨基地校授牌会议。
会议由兰存安书记主持。张小芳院长就成立基地校的背景、指导思想、工作内容、实施保障体系等一一作了介绍,提出基地校工作的六项具体内容:一是注重课堂教学研究与指导、二是强化课题研究的指导、三是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是加强教研组建设、五是加强初高中复习教学的指导、六是充分发挥基地校示范辐射作用,并强调开展基地校工作要以课堂、课题、征文、考试、校本培训等五个方面为载体,同时要求各基地校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
随后举行了基地校授牌仪式,授予福鼎一中、宁德东侨开发区中学、霞浦三中、福安老区中学、宁德师院附属小学、福安甘棠中心小学等六所学校为我院研训基地校。
会上,六位基地校校长分别介绍了本校教育教学情况及教学教研需求,并对基地校建设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同时表示今后要经常沟通,加强联系,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成长。
宁德市初中英语教学“同课异构”研讨活动简讯
为了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于2010年11月22日在宁德市东侨中学举办初中英语教学“同课异构”研讨活动。
来自蕉城十中的付恭贞老师,东侨中学李龙老师,蕉城中学林幼彬老师,蕉城附中陈仕林老师为与会教师献上了精彩纷呈、风格各异的四节同题课---八上Unit 3 Topic 2 Section B。虽然四节课切入点、授课方式、课型模式各不相同,但都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轻松而活跃。
下午的交流研讨活动中,参加会议的教研员和教师以这四节课为载体,在授课老师进行设计说明及课后反思的基础上,从不同视角就目标的定位、重难点的确立、教材的处理以及各个教学环节不同处理方式及教学效果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对比研究。
活动后,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同课异构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性,特别是在处理教材这一部分。同仁们表示此次活动受益匪浅。
教研成果
许培基老师撰写的“宁德市英语课程改革现状调查与研究”的课题结题报告被评为宁德市高中新课程研究成果二等奖。并收集有关资料,准备宁德市英语课程改革现状调查与研究课题的结题工作。(全国立项课题)
陈从先老师负责的课题 “物理骨干教师专业成长跟踪研究”,荣获省教育厅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并对省高中新课程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创新型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进行总结工作上报。
缪惠安老师和宁德五中政治组一起负责的省级课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在2010年11月24日至27日结题验收,缪惠安老师在会上作了课题的结题报告陈述。开学初,政治组向市教育学会申报新课题《初中政治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研究》。
★考试在线
2011年初中毕业班复习研讨会纪实
2010年11月26日至12月13日,我院召开了2011年全市初中毕业班九个学科复习研讨会。会上,相关学科教研员对2010年中考试卷质量进行了分析;针对近年我省、我市各学科中考试题特点,就“2011年初中毕业班学科考试大纲”,从考纲要求、命题思路、试卷结构、学生答题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解读;各学科还根据学科特点,聘请部分第一线有经验的教师一起解析了影响升学考试的教学、复习中的关键性因素,深入浅出地就下一步的复习计划、目标与落实方面提出实用有效的备考策略和复习建议。使大家进一步明确2011年中考的复习方向与对策。
如:数学组的初中毕业班教学研讨会,会议首先由市进修学院陈少毅老师作《2010年宁德市中考数学试题分析》专题发言。他首先简要说明了去年中考试题特点,再根据统计数据对试卷的总体难度和成绩分布情况作了分析,并逐题分析了各题的考查目标与学生实际答题情况,对今年的中考复习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2011年福建省中考数学考纲解读与复习建议》是本次会议的又一重要内容。陈少毅老师利用近年各地的中考试题,对我省中考考试大纲作了详尽解读。不仅提出每一知识模块的主要关注的内容,还指出该模块复习中值得关注或容易忽略的内容,并针对我市学生特点为中考复习提出了“重视双基,适度拓展,加强探究,强化应用,学会表述,及时反馈”六条建议,为今年中考复习指明了方向。
应邀参会的福鼎一中许明旭老师作了题为《初三总复习计划与方法》的主题发言。他指出中考复习整体应分三轮,,第一轮复习到5月中旬基本结束,以课本和综合练习册为主,注重双基的复习与巩固。第二轮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从5月下旬到六月上旬结束。第三轮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演练,查漏补缺,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实践性,能力型题的复习,提高学生应考技巧和能力,到6月中旬结束。许老师还根据以往的经验,提出了复习过程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让参会教师深受启发。
会议在紧凑而热烈氛围中圆满完成各项预定任务,相信通过本次会议的召开,对今年我市中考数学科复习工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深入学校研究教学 加强课堂教学指导
英语组: 本学期英语组的各位教师多次下校调研、听课,指导教学,分别到福鼎一中、东侨中学、霞浦三中、宁德一中、,福安老区中学、宁德兰田等校指导课程改革、日常教学和中、高考复习教学。听课70多节。听课后,和执教老师交流、进行评课,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受到好评。
政治组:为了更好地总结新课程、新高考的经验,做好2011年我市毕业班教学和复习指导工作,9月11日参加和协办宁德一中、市高级中学省高考命题组调研活动,深入高三年段与教师交流、座谈,通过听课、改课形式了解高三教学复习情况,同时为省高考命题政治命题组提供鲜活材料,为2011年高考命题提供参考建议。
地理组:为了有效促进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今年来参与了各级各类多种形式的教学观摩、教研、交流等活动。结合基地校建设先后到福鼎一中、霞浦三中、福安老区中心、宁德东侨中学等进行听课、评课、研讨等教研活动。
化学组:到宁德一中、宁德五中、宁德市高级中学、宁德市实验学校等学校听课,与这些学校的教研组一起探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听课进一步了解中学教学的实际,进一步熟悉中学教材与教法,这既是对这些学校的检查、调研,也是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生物组:开展同课异构课题研究,全体教师曾经到宁德一中、宁德十中、东侨中学、福安老区中学、霞浦三中、福鼎一中等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杨新梅老师指导的宁德一中生物组余秀老师荣获省普教室举办的青年教师优秀案例展示评比一等奖。林良营老师指导的福鼎慈济中学生物组郑梁老师荣获省普教室举办的青年教师案例展示评比一等奖。多次到学院基地校研究工作,与一线教师备课、听课、评课。
收集数据、统计汇总
●教研处完成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初、高中抽考成绩收集和统计,各相关学科完成试卷质量分析工作。
★活动花絮
我市举办“中国服务志愿者”2010年暑期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班
本培训班是按照省教育厅的安排,由市教育局主办,市教师进修学院承办,担任教学工作的五位美籍教师均为“中国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志愿人员,他们自己承担了来华费用的大部分或全部。参训学员都是我市基层学校选派的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在这次为期20天的培训中,他们将以口语练习为主,兼顾阅读、写作、文化背景以及外语教学方法等内容。
“中国服务志愿者”(“Volunteers for China”)组织是美国的一个公益性民间组织,二十多年来为我国的学校机构提供了教育等方面的公益服务。组织“中国服务志愿者”英语教师培训,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市中学英语教师口语能力和业务水平,而且也有利于我们开展对外友好工作,增进民间往来以及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搭展示平台 领学科风骚
——记2010年全国初、高中政治优质课评选活动
2010年10月25日至30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人民教育出版社协办,福建省普教室、厦门市教科院、厦门一中、厦门双十中学承办的2010年全国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优质课评选活动在厦门市举行,我院政治组全体教研员莅临观摩。
经过3天激烈的赛课,代表福建省高中组唯一参赛选手的我市福鼎一中杨雯老师执教《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一课,受到听课师生及评委的一致好评,荣获全国一等奖,并夺得全国高中组唯一的特设奖项——教学最佳风采奖。为福建省及宁德市争得了荣誉。
本次优质课评选活动是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参与观摩人数最多、水平最高的一次活动。其中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全国目前使用的全部九套实验教材及其有关内容,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全国目前使用的实验教材四门必修课的有关内容。
总结会上,全国课程专家、北京市特级教师胡云琬、董晨分别代表初、高中组评委会专家对本次评选活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点评。一致认为,本次活动整体水平较往届有较大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学名师和课例,对推进全国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初高中物理竞赛宁德市情况通报
2010年9月举行了第二十七届全国高中物理竞赛(预赛),我市获得省一等奖4名、省二等奖3名、省三等奖3名,其中福安一中王经纬、柳云飞、郑文勋、林 伟四位同学参加全国决赛,并荣获全国二等奖,并分别被保送北大、清华、上海交大。
2011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也顺利开展。通过竞赛,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积极向上的良好风尚,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全面发展,并有利于尖子生的培养。
★成长足迹
新人新语
我学习,我成长,我快乐
作为一名年轻教研员,想快速成长,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学院这片肥沃的土壤,为我们年轻教师的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2010年已经过去,回首这一年来我成长的历程,从开始的到现在的成果,颇有些欣慰。在知行路上,留下了我的身影,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我欣慰着我的成长。
做一名教研员难,做一名好的教研员更难,做一名年轻的好的教研员是难上加难,所以我们年轻的教研员更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汲取养分,快速成长。学院给我们年轻教师提供了多种方式,师带徒,传帮带,院本培训等,借此机会,我要感谢学院的很多老师,在我第一次出抽考试卷,出教辅材料,特别是上职称培训课时,给我指导,鼓励,帮助我。我不仅从我们同组的老师身上学到了本专业知识,还从不同组的老师身上学到了教学技巧,课堂管理能力,如何完善幻灯片。正因我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磨课,不断的试讲,我的培训课才得到绝大部分老师的认可。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以做为年轻的教师,一定要虚心学习,才可以更快的提高自己。
正因如此,我在这段时间中,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想,正是因为期待,所以我用心地学习。我的体会是:
第一、因为研修所以学会反思
平时我们总是抱怨工作繁忙,琐事过多。就这样,忙忙碌碌中,日子像书本一样一页一页翻过,我们在上面留下了什么?我们渐渐地忘记了思考……
“知行中国”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的空间,那一个个朴实而又经典的案例故事,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从前,让我把脚步放慢,去回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去剖析自己的班级管理,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成功=经验+反思”,是的,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增加经验,而不静下心来反思,那么一切都是枉然,“知行中国”网络培训就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我想,正是因为研修,所以我学会了反思。
第二、因为感动所以超越自我
2010的夏夜是炎热的,夏夜的知行网是火热的。“知行中国”不只给我们带来了班主任管理理论知识,更带来了我们久违的学习热情。自从培训以来,太多的感动时常萦绕在心头,它激励着我,一定要进步,也激励着贾汪一班的所有伙伴们要努力。
记得那晚,贾汪知行班学员相约网络沙龙,畅谈小学安全教育。大家妙语连珠,展示了积极而热烈的讨论。管理员闫老师边参与大家的讨论,边通过QQ群进行引导和表扬精彩发言,伙伴们的手指不停地敲打键盘,马不停蹄地跟贴,不知不觉中,时针已指向了12点了,沙龙跟贴已经1111条,QQ群里仍然还有20几位朋友,大家的热情参与还在继续……是啊,和大家一起奋战,感觉时间走得也太快了,一点不觉得累,反而有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感觉。这样团结的集体,这样高涨的热情,怎能不让人感动?我想,正是因为感动,所以大家超越了自我。
“知行中国”的研修路,成为了我成长道路中不可或缺的基石,让我在成长中不光体会到苦,也慢慢尝到了甜。我骄傲,我是知行中国网络培训中的一员,我自豪,我生活在贾汪一班,一个积极向上又充满温馨的大家庭里。我感谢,我们成长的乐园——知行中国班主任培训,它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我学习,我成长,我快乐。
(英语组 陈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