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 目 导 航
教研文件
教研信息
学科动态
聚焦课堂
资源共享
质量监测
相 关 文 章
宁德市开展2023届高中毕业班教师
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开展2022年初
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开展线上评课
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关于2020年宁
关于举办宁德市民族中学、柘荣一
2017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的说明
2017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关于举办2017年宁德市生物学科命
关于举办2016年宁德市政治学科命
福建省新课程课件、录像课和现场
关于组织参加2016年福建省高中毕
关于宁德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一

(历史科)宁德市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抽考高一历史试题质量分析报告
作者:陈善松     来自:本站原创     录入时间:2011-03-29     点击数:5600

一、试题的命制说明
1.命题依据与要求
通盘考虑试题的考查范围、呈现方式、能力层次、难度、不同层次学校水平。试题在体现基础性的前提下,适度设置时代性、生活化的情境,适度设置探究性、开放性试题。试卷重点控制优秀率、把握好及格率和平均分两项,尤其及格率应摆在重要位置。基础题以《福建省高中基础会考历史大纲》为依据,中等题以《福建省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要求》为依据,稍难题以《高中历史课标》为依据。
2.试题的基本结构
1)题型与题量
全卷共两大题(两种题型),共29小题,其中选择题25小题,材料解析题4小题。
选择题
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
题数
分值
题数
分值
25
50
4
50
2)考查的形式与内容
本卷考查形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从试卷考查的内容来看,几乎覆盖了高中历史课标所规定的必修(I)人民版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

题型
题号
知识点
赋分
 
 
 
 
 
 
 
 
 
1
宗法制
2
2
元朝行省制度
2
3
军机处
2
4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2
5
义和团运动
2
6
抗日战争的国际意义
2
7
太平天国运动
2
8
中共二大
2
9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渴望和平
2
1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1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
12
邓小平与“一国两制”
2
13
当代中国外交的特点
2
14
希腊文明对西方的深远影响
2
15
《十二铜表法》
2
16
罗马人的法律
2
17
英国国王的权力与地位
2
18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2
19
《德意志帝国宪法》
2
20
马克思与《共产党宣言》
2
21
法国巴黎公社
2
22
俄国十月革命
2
23
朝鲜战争
2
24
欧共体的成立
2
25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
2
非选择题(材料
解析)
26(1)
汉设刺史的目的与古代御史的主要职能
4
26(2)
《临时约法》出台的背景及其规定内容
5
26(3)
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趋势
3
27(1)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
2
27(2)
史学方法与史证意识
5
27(3)
中日历史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不同表述的原因
3
28(1)
公民大会和雅典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4
28(2)
英国《权利法案》与美国1787年宪法对西方政治发展的共同作用
6
28(3)
研究性学习与史学方法
3
29A(1)
“冷战”及美国为“冷战”采取的重大举措
6
29A(2)
“求同存异”方针及其提出的历史依据
4
29A(3)
不结盟运动及其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5
29B(1)
“冷战”及美国为“冷战”采取的重大举措
5
29B(2)
“求同存异”方针及其含义
6
29B(3)
杜勒斯与周恩来对处理国际关系基础的不同认识
4

3)试题的难易程度
试题所考查的能力,以历史学科4类能力12层次能力中的1、2类能力层次为主,3、4类能力层次为辅。各题难度介于0.50-0.90之间,整卷难度0.70左右。
二、试题的主要特点
与上一学年相同,还是体现以下四个特点:
1.依据规定命题。试题体现基础性,重点考查主干知识,传承“三新”(材料、情境、问题)风格。试卷简约,体现梯度。选择题由浅入深。材料解析题中所设置的问题的难度也呈阶梯式递进,第(1)问较容易,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第(2)、(3)两问难度递增,拉开分数档次。今年第29题仍设置A、B两组试题,分别让一、二级达标校和三级达标校学生完成,但分值由去年的20分降为15分。这样,既可以保证大部分考生合格,又体现一定的区分度。
2.体现课改理念。新课标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突出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这一原则,突出整体史观和人类文明的演进。如第1题“宗法制与祭祖传统”,由今溯源;第6题“从国际视野看中国抗日战争”,反映历史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第14题通过英国诗人雪莱的话说明“希腊文明对西方的深远影响”。研究性学习,这在试题中也得到足够的重视,如第2、23、26(3)、27(2)(3)、28(3)题等。试题还不遗余力地在考查学生掌握与运用历史知识的同时,关注对学生历史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测试。
3.关注学科特色。试题采用了丰富的史料,如文献资料、报纸、漫画、历史地图、诗句、民谣、宣传标语、纲要结构示意图等。试题关注史学方法与意识的培养。如第2、5、6、16、23、27、28、29题等,发挥和挖掘高中历史课程在人文素养、史证意识、法律意识及国际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功能。注意初高中历史的衔接。如联系初中学过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等历史知识
4.重视联系现实。试题在注重考查历史学科基础史实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联系现实,渗透时事,努力实现知识性、思想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结合。如朝鲜半岛问题、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等时政热点在试题中都得到不同程度地联系和体现。
三、考试及作答情况分析
12011年历史抽考各分数段人数统计
 
上图显示成绩呈正态分布,这种态势比2010年更为理想,达到预期的检测效果。
2.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三项指标统计比较
1)总体实测结果比较
 
 
 
今年加大了对“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能力的考查,同时对第29题的总分值进行了调整。实测结果平均分为68.56分,及格率为75.93%,优秀率为25.38%,均略低于2010年,但总体上看,结果比较理想。
2)一级达标校实测结果比较

 
年份
与考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福鼎一中
2010
740
85.60
99.86
84.59
2011
850
76
96.35
35.76
福安一中
2010
759
80.90
98.70
63.20
2011
864
80.3
98.38
57.41
宁德一中
2010
732
79.99
99.60
54.64
2011
796
81.40
98.74
64.82
古田一中
2010
730
77.25
97.90
44.10
2011
727
82.1
97.80
69.19

 

一级达标校中福鼎一中与古田一中的平均分和优秀率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优秀率古田一中是福鼎一中的近两倍,这与2010年的结果恰恰相反。
3)二级达标校实测结果比较
 
     老牌二级达标校(一些县市一中)总体较理想,但周宁一中和柘荣一中平均分偏低些。地处乡镇的新兴二级达标校,由于生源受限制,与老牌二级达标校存在一定差距,但福安二中势头良好,均分超过周宁一中和柘荣一中。
   从上图看,市民中屏南一中、霞浦一中、寿宁一中及格率领先,福安二中跃居中游。周宁一中、柘荣一中及格率偏低,尤其是柘荣一中更为明显。
 
优秀率参差不齐。霞浦一中、市民中、屏南一中、寿宁一中比较靠前。
4)三级达标校实测结果比较
 
(注:三级达标校福安六中、福鼎三中、福鼎六中历史成绩未上报,故为列入统计)
总体上看,三级达标校的平均分比较均衡,其中霞浦六中提升较快,位列第一,市高级中学位居第二。相比之下,福安八中和霞浦七中偏低些。
(注:三级达标校福安六中、福鼎三中、福鼎六中历史成绩未上报,故为列入统计)
三级达标校的及格率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霞浦六中、市高级中学、古田三中、宁德五中、福安二中超过60%,其中霞浦六中、市高级中学则超过85%,是薄弱校的2-3倍。
       
        (注:三级达标校福安六中、福鼎三中、福鼎六中历史成绩未上报,故为列入统计)
三级达标校的优秀率两极分化明显。霞浦六中、古田三中、市高级中学的优秀率均超过20%,遥遥领先,还超过五所二级达标校的优秀率,而其他八所学校的优秀率都在10%以下。
总之,从不同级别的学校来看,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三项均呈正态分布,都由一级到二级再到三级学校递减。试卷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各级达标校内部的及格率和优秀率总体存在一定的差距。
从城乡来看,县城的达标校比农村的达标校有优势。市高级中学虽为三级达标校,但其三率均位居二级达标校的中游水平。农村达标校中福安二中、霞浦六中、古田三中三项指标均处于领先地位。
3.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
1、2、4、5、7、9、10、12、14、17、19、20、21、23小题完成得好。这说明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中国历史部分的内容掌握得比世界史要好些,也说明更多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还是停留在较低层次的,学科较高层次的能力如概括分析能力,评价能力,表述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错误率较高的是第3、6、8、13、16、18、22小题。3题,对丞相制度的理解不够到位。6题,没有关注题目中给的范围“全球视野”。第8题,是25道选择题里错的最多的一题,学生没有好好抓住题干中的关键字眼,对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与一些重大理论未能准确把握,说明学生基础知识很不扎实,时间概念也不清晰,这一直是学生的弱点。第13题,题目问的是“特点”,而非“目的”,学生对“联合国事务”与“霸权主义”等概念理解不够深刻。第16题,这一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教材知识结构的认识,部分学生做错,说明他们对教材框架还不够熟悉,尤其是世界古代史部分。第18题,学生选错的原因还是没有重视题干中时间提示语或知识混淆。第22题,学生未能准确把握材料提供有效信息。问题主要出自基础知识的不扎实;对多种材料的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弱;史学方法与意识比较欠缺。
2)非选择题
26题主要依托简短的四则材料,考查中国古代汉朝到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说明、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是历史必修一的重点问题之一。本题满分12分,平均得分率在65%左右。第(1)小题得分情况较高。部分考生对刺史目的与“御史”的主要职能表述不够精确,对“地方”的强调不够。第(2)小题共有两小问,失分较厉害的是第二小问,问题主要在于考生对《临时约法》的背景分析不够全面,大部分都是答目的或只答出袁世凯的因素。这说明学生对于辛亥革命的基本史实掌握不到位。第(3)小题不少学生对求答语“演进趋势”领会不清,加上概括能力有限,导致答案表述不准确。
27题旨在通过阅读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图文材料,联系现实热点——日本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史问题,考查史学方法、史证意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平均得分率在60%左右。第(1)小题考查的是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属历史基础知识,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得分,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将之写成“七七事变”等,以致失分。第(2)小题是本题中失分最多的,主要原因在于考生对于史料的分类不清楚,这反映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与训练过程中缺少史学方法的讲授。第(3)小题,学生都答出一定的理由,但主要回答日本方面的原因,而忽略了中国方面的,且概括性不强。这启示我们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比较概括能力的指导与训练。
28题,考查西方政治制度,难度不大。平均得分率在65%左右。第(1)小题总体作答良好。第二小问表述不清,部分学生答成“人民民主”、“民主自由”、“权力掌握在多数人的手里”、“相对民主”等。第(2)小题失分主要在于基础不扎实。部分学生将《权利法案》误答为“权力法案”;“美国1787宪法”简单化为“美国宪法”或“联邦宪法”。第(3)小题反映出学生对历史规律性的知识掌握不到位,对历史知识宏观把握不足。部分学生无法综合三则材料来拟定探究题目,只能片面拟题,还有部分学生理解成“权力分配的变化”。
29题旨在考查对冷战历史的认识能力,设置A、B两组试题,分别让一、二级达标校和三级达标校学生完成。平均得分约8分。第(1)小题完成得较好,说明学生对冷战及其表现的史实把握较理想。B组题第(2)小题中第二小问的失分主要是对“求同存异”含义理解有误,有的甚至答成意义。B组题第(3)小题学生对杜勒斯与周恩来认识的不同表达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有限。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端正态度与明确标准是教学的前提
基于初中历史毕业升学考试是开卷考,许多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历史不用记忆,这一定要给予纠正。历史绝不是不要识记,熟悉教科书并识记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是必要的。学生如果连学科的基础和主干知识都不熟悉,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好答卷,是不可能的。因此,首先要求学生走出误区,端正学习态度。同时我们教师也应不断深入学习领会《高中历史课标》、《福建省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要求》,走出以往漠视历史教学大纲的习惯,明确高中历史课程的要求,按省颁要求进行教学。
2.课堂教学应实现“新”、“活”、“实”
“新”,即要有新意,新在每节课都要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已有知识储备和现有的状态,需要开发和利用新的历史课程资源,如试题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历史资源都可以纳入相应的历史知识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有新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学习历史,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活化历史课堂。历史的解读是多维的,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与历史对话,神入历史,教师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把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适时点拨,适当讲解,适度训练,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益,努力实现历史高效课堂。
3.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反思
课前“为生而备”,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课中“以学而教”,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后“以学而思”,有效反思每一节课。就历史图片而言,教师重视教科书与教辅中历史图文材料的解读,务必让学生学会看图、读图、识图,以图读史、用图讲史、用图证史,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明确历史图片也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提高“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证意识。但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加以重视与实施的呢?如果有,方式与效果又是如何的呢?是否还可以改进的?……教学无涯,反思不尽。
4.加强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
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又是必要的。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历史专题知识的串联、重视中外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重视探寻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切入点,并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渗透。转变学习方式,要扩大知识面、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逐步学习用正确历史观思考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如何规范答题格式,如何寻找题干中的关键词,怎样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怎样按题目的要求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用简洁、准确的学科语言描述和阐释历史问题等等。
5.努力实现试卷集中统改
由于各校在检测之后,均安排自己学校的老师进行评改,各校评改的标准、松严程度可能不尽相同,致使上报的检测数据可能失真。因此,能否由市局中教科出面协调,不同级别达标校的试卷进行集中统一评改,以便分析与总结,更好地服务于质量监控。
执笔:陈善松

                                                                                                                     2011.3.2




友情链接:     福州第一中学     宁德第一中学     宁德市教育局     蕉城区教育局     百度    谷歌
 
Copyright © 2009-2012 www.ndjxx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