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 目 导 航
教研文件
教研信息
学科动态
聚焦课堂
资源共享
质量监测
相 关 文 章
宁德市开展2023届高中毕业班教师
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开展2022年初
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开展线上评课
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关于2020年宁
关于举办宁德市民族中学、柘荣一
2017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的说明
2017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关于举办2017年宁德市生物学科命
关于举办2016年宁德市政治学科命
福建省新课程课件、录像课和现场
关于组织参加2016年福建省高中毕
关于宁德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一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宁德市高一模块抽考化学试卷答题情况分析与试卷评价
作者:化学命题小组     来自:本站整理     录入时间:2010-10-08     点击数:4922

 

一、试卷的结构

本次考试是高一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考查内容为高一必修2全部内容,为模块结业考试。

试卷结构:试卷满分100分,完成时间90分钟。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非选择题4小题共60分,其中24A为三级达标及以下学校考生必做,24B为一、二级达标学校考生必做,该题分值为15分。前两次我市高一抽考的试卷中,选做题的分值为20分,本次考试调整为15分,目的是避免选做题因为分值过大,引起两个题目的难度差异不容易控制。

命题依据:按照化学学科《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注重能力。

命题原则:命制过程遵循“难易适中”原则,不出怪题、难题和偏题;本着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本着有利于各类学校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宗旨;尽量降低考试带来的负面影响,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考试情况分析

(一)总体情况分析

由于一些学校没有完全遵守市教育局的校历规定,有的提前考试,提前放假,有的推迟考试,推迟放假,造成本次考试没有在统一的时间进行考试,有可能引起泄题。截止目前只有部分学校上交分析数据。上交名单如下:古田一中、寿宁一中、周宁一中、屏南一中、福安三中、福安八中、霞浦六中、霞浦宏翔中学、霞浦福宁中学、福鼎二中、福鼎三中、福鼎六中、宁德实验中学、宁德四中、宁德五中、宁德二中、寿宁二中等17所学校。下表是部分学校的数据。

学校类别

学校名称

参加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一级达标校

古田一中

725

78.93

92.97

57.79

二级达标校

屏南一中

600

69.48

75.50

28.50

周宁一中

498

74.06

83.90

43.88

寿宁一中

684

73.10

87.00

35.00

福安三中

805

56.2

44.00

7.00

三级达标校及非达标校

宁德二中

308

51.17

35.51

4.95

宁德四中

138

57.62

51.45

13.77

宁德五中

540

68.77

75.37

25.56

实验学校

376

53.01

36.19

7.77

寿宁二中

551

58.10

48.60

9.80

福鼎二中

672

57.60

47.60

12.60

福鼎三中

439

50.60

36.50

2.50

福鼎六中

463

62.30

59.40

16.40

福安八中

456

29.82

0.05

0

霞浦六中

411

65.56

67.15

25.55

宏翔中学

664

56.77

51.05

12.35

总计

16

8330

61.44

58.29

20.63

上交的学校和学生数大约三分之二,数据虽然不全,但从以上数据可以反映本次考试的基本情况。参加统计的学校的平均分达到61.44分,及格率58.29%。一级达标学校平均分接近80分,二级达标学校中的山区校(周宁一中、屏南一中、寿宁一中)在70分以上,二级达标校发达地区边远校(福安三中)也超过55分,三级达标学校高的接近70分,一般都在60分左右。说明本次考试试卷难度是适中的。

(二)学校反馈情况

多数学校反映本试卷覆盖面广,全面考查了必修2的重点知识,特别注重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中有不少是来自于课本,又高于课本,试题原创性好,有的信息来自于陈题,但设问角度也较新。

古田一中的分析报告中说:“试卷贴近课本,知识点分布均匀,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思维方式,实验题的分析处理能力,以及分层次的考生作答试卷,较好体现新课程的测试理念。”

寿宁一中的分析报告中说:“试卷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霞浦六中的分析报告中说:“试卷难度与高考难度同步,能够体现化学学习在于应用的理念,多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考查。以重点知识结构为试卷骨架,其他知识为增强体,使知识覆盖全面,能展现新考纲的新要求。如第23题,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提升,第21题是关于物质结构与周期表、周期律的题目,能暴露出学生在审题、思维等方面的误区,其中(4)非常好,能够体现一种扩散性思维,充分体现魅力之所在。第22题类似于质检的题型,也很有新意,有意识地强化学生在学习中应用对比、分析的能力培养与养成。”

(三)考查内容与答题情况分析

以下分析以周宁一中为主。

1 2891011.12161719得分率均为0.97以上,得分率较高。

3题得分率0.86,主要失分的原因是概念不清。

4题,大部分学生选择D,原因在于学生还没有很好的理解“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有的错选是因为没有看清“其中钢属于”这句话。题目问的是钢属于什么材料,而不是问钢筋混凝土属于什么材料。

5题虽然属于非常简单的问题,考查化学常用的错别字,但得分率0.75,说明化学专用名词书写的方法还得加强。

7题得分率0.69,对干馏、蒸馏、裂化等概念没有理解,对煤的成分没有掌握,对煤中是否含有苯和甲苯模糊不清。

11题得分率高,说明对简单的电化学知识掌握较好。

12题做得好,说明化学中能量转化的观念已经在学生中形成。当然教学中还得注意更多的其他能量转化的形式。

13题是一个出得不是十分完美的题,答案非常明显,可是得分率0.89,略嫌低。

14题有10%的学生失分,原因是没有把化学反应的本质弄清楚,也可能无法把这个知识点与化学平衡结合起来。

15题得分率0.78,主要错选B,知道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忘了同周期元素原子的变化规律。

1619题属于化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相结合的问题,学生回答起来得心应手。

18题得分率0.89,对原电池原理理解不到位。

20题得分率0.67,主要错选B,没有考虑Na首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

21题得分率0.87,满分率21%。失分原因均在第(6)小题的最后一个答案漏选A。学生忽略了元素非金属性的比较必须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少数学生不会书写Al(OH)3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2题得分率0.89,失分主要在第(1)小题的第②个问题的第二部分,“有同学认为将FeCl3改为Fe2(SO4)3 或将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这句话在叙述上可能让学生难以理解。

23题得分率0.83,有的同学乙烯结构简式不会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时顾此失彼,要么漏写条件,要么忘写可逆符号。说明化学用语是一个薄弱环节。

24B题得分率0.59,主要失分在:导管a的作用表述不清,操作顺序组合不当,无法确定需不需要添加碱石灰干燥装置。

24A失分主要在第(1)小题,答案漏选,很多考生只选一个答案;第(3)小题虽然是简单计算,也引起了较大面积的失分;(4)小题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也是失分的主要原因。学生文字表达的能力还得加强。本题福鼎二中的得分率在0.50左右,说明24A24B的难度不匹配,24A的难度还要适当下调。

三、试卷评价

主要不足

1)三级达标校及非达标校学生选做24A,得分率在0.50以下,一、二级达标校选做24B得分率在0.60左右,这个数据反映了设置选做题的最初目的没有完全实现。虽然吸取了上一次命题的教训,但改进的力度还是不够。

2)试题的难度梯度不够,设置题目时最好是逐步加大难度,让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分数。三级达标校有反映题量较大。

3)识记性知识的考查内容所占比例稍大。

主要优点:

1)难度设置适中。没有偏题、怪题,能突出以能力立意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对化学学科中主干知识与核心能力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探讨实际问题的能力。

2)注重能力考查。突出“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特点,例如第22题的第(2)小题小题,培养学生读图识表的能力,注重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思想方法及问题探究能力的考查,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归纳数据的能力。

四、教学建议

1.加强化学用语教学。化学式的书写特别是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失分非常严重。化学用语也是高考的失分一个重要因素,希望化学用语的教学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

2.加强审题能力培养。不少考生过了知识过,没过审题关,答非所问。

3.强化思维习惯培养。不少考生思考问题比较混乱,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4.化学计算能力要加强。考生一旦遇到计算就乱了方寸,计算的失分现象比较严重。

5.加强实验教学。三级达标学校及非达标学校的考生,实验探究题完成的情况不如人意,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相当重要。

要提醒各类学校的注意是,今后的各级(省、市、县)统考一定要更加重视质量分析。这次考试结束后,有的学校不做质量分析报告,不上报数据,有的学校上报虚假数据,有的学校书写的质量分析报告过于简单,片言只语,毫无参考价值。

在此,本人向及时提供大量详实数据的学校领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朱如昌、郭尧翀两位老师提供大量素材并参与本次命题。

                                 (叶成兴执笔)




友情链接:     福州第一中学     宁德第一中学     宁德市教育局     蕉城区教育局     百度    谷歌
 
Copyright © 2009-2012 www.ndjxx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